1974年,陕西临潼县西杨村农民打井,恰巧挖到后来的秦俑一号俑坑的东端边缘上。打至3米深时,他们发现一层“瓦人”。消息很快传开,临潼县文化馆考古干部赵康民得知这一消息后,赶到现场,进行清理。随着清理范围越来越大,清出的陶俑也越来越多。这时,正在临潼的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得知消息后,也观看了现场。回北京后,他在“内参”上发表了《秦始皇陵发现一批秦代武士俑》的消息。不久,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看了这份材料,批示“建议文物局与陕西省委一商,迅速采取措施,妥善保护好这一重要文物”。此后,国家文物局带着李先念副总理的批示,会同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察看了出土现场,要求陕西省组织考古队进行钻探发掘。省里立即组织了以袁仲一为首的考古工作队进行发掘清理。到1975年6月,基本上探清了一号坑是一座东西长230米、南北宽62米的大型兵马俑坑,里面埋葬陶俑陶马6000余件。考古工作者立即将这一重大发现报告给国家文物局。当时聂荣臻元帅对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讲道:“秦俑坑是一个地下军阵,能建个博物馆就好了。”王冶秋听后非常高兴,随即向谷牧和余秋里两位副总理作了汇报。不久,国家便决定在遗址上建立博物馆。博物馆于1976年破土动工。
就在博物馆紧张的基建阶段,兵马俑的消息传到海外,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要求参观。1976年5月,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前来参观,只看了一个试掘坑,就称赞道:“这是世界的奇迹,民族的骄傲。”美国参议员杰克逊参观后惊喜地说:“太好了!一周前我看了埃及金字塔,今天又看了秦俑,两者都有悠久的历史,狮身人面像只有一件,秦兵马俑千姿百态,成千上万,威武壮观,耐人寻味。”1978年9月,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不禁叫绝:“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,现在秦俑坑的发现,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。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,不看秦俑坑,不算真正到过中国。”从此,“世界第八奇迹”便成了秦兵马俑的代名词,享誉海内外。
1979年10月1日,经过三年紧张的施工,一个长230米、跨度72米、高22米的秦俑坑一号大厅在国庆30周年的欢呼声中正式对外开展。开幕式那天,近4万人前来参观。1989年9月,三号坑对外展出,1994年10月,二号坑又对外展出。秦始皇兵马俑就像巨大的磁石,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朋友。据不完全统计,开馆20年来,博物馆共接待来自海内外的观众4000多万人次。其中,来自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400余万人次,国家元首100余位。同时,秦俑还先后到日本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瑞典、挪威、奥地利、英国、爱尔兰、德国、匈牙利、加拿大、希腊等国和我国的台湾、香港、澳门等地展出,观众达上千万人次。
随着秦俑在世界影响的日益扩大,加之秦始皇陵周围的勘探取得的巨大成绩和铜车马的相继出土,1987年,包括秦俑在内的秦始皇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“世界文化遗产”,成为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。相信有一天,我们能够科学地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考古发掘,那时,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会更加震惊世界。